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七夕节可以搭鹊桥(浪漫七夕再别鹊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片)
又是一年农历七月七,即七夕节。在民间传说里,七月七日是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日子。关于“鹊桥”的认知,现代大多数指的是喜鹊为牛郎和织女渡河搭桥,很少听到乌鸦搭桥的说法,而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最初原型却正是乌鸦搭桥。“鹊桥”相会的原型为什么是乌鸦,而不是喜鹊呢?接下来我们先说一说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域中乌鸦信仰从神坛走向衰落的变迁。
乌鸦在北方最早被视为太阳神的象征,古籍中多有记载,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
大荒之中……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说的就是乌鸦驮着太阳在天上飞。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在仰韶时期就视乌鸦为太阳的象征,1989年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汝州洪山庙遗址发掘出一座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瓮棺合葬墓,墓内出土的瓮棺外侧所绘图案就是十分有名的“金乌负日”图。
而大家所熟悉的“后羿射日”的神话中,后羿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这九个太阳掉到地上就变成了九只死去的乌鸦。对于这则“后羿射日”的神话,唐代诗人李白《朗月行》中则用“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诗句来概括。除了李白的诗作,在唐诗中也有大量的诗篇歌颂象征太阳神的乌鸦,例如:
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白居易《劝酒》)
借得孤鹤游,高近金乌飞。(贾岛《游仙》)
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李商隐《赋得鸡》)
东乌西兔似车轮,劫火桑田不复论。(韩偓《踪迹》)
除了乌鸦是太阳神的象征的自然神话以外,北方乌鸦更是孝道的伦理象征。在汉代的民众信仰中,地位最崇高的鸟不是凤凰,也不是喜鹊,而是乌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乌,孝鸟也。”范晔《后汉书》曰:“鸟乌反哺报德”,之所以认为“乌鸦”是孝鸟,是因为“乌鸦”有反哺其母的行为,据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鸟》云:
乌,孝鸟也,始生则母哺之六十日,至子稍长,则母处而子反哺,其日如母哺子数,
故乌一名哺公。
这与汉代以后注重孝道的伦理文化相结合,赋予“乌鸦”具有孝的品格。
并且,在汉代牛郎织女传说中乌鸦搭成鸦桥让牛郎与织女渡河相会,在另一重要的民间故事《孟姜女》中乌鸦给孟姜女领路,帮助孟姜女寻找到她丈夫的尸体。实际上也是北方民间一直传承的观念,即乌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鸟中仁禽。
汉代以后,乌鸦为祥瑞之说,乌鸦是孝子的伦理象征,在唐代得到了继承和延续。在唐代诗歌中出现了许多用乌鸦比喻孝子、感念母爱的诗作:
慈乌不远飞,孝子念先归。(孟郊《远游》)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杜甫《题桃树》)
“慈乌”、“慈鸦”等词语也成为诗人们用来比喻人子孝母之情的语言喻象。中唐大诗人白居易写下了一首《慈乌夜啼》,全引如下: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诗人借慈乌反哺的意象,歌颂拳拳孝子之情。真情婉转,感人肺腑。同时“见乌为喜”,“乌啼兆吉”的神话传说,在唐诗中也常被诗人们用作典故。
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皇甫冉《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飞上危墙立,啼乌报好音。(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张籍《乌夜啼引》)
庆传媒氏燕先贺,喜报谈家乌预知。(白居易《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宋代及其宋以后,随着经济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乌鸦的象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代之前的北方人一直认为乌鸦是孝鸟,是有情有义的义鸟,这也正是北方民间传说中为牛郎织女渡河搭桥的不是喜鹊,是乌鸦。然而南宋时期特别是南方人不喜乌鸦,喜欢喜鹊。
在宋代随笔、诗赋中,出现了许多关于南人与北人对于乌鸦不同态度的文化记载。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卷三•乌鹊鸣》中表明:“北人以乌声为喜,鹊声为非。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逐之,至于弦弩挟弹,击使远去。”南宋薛士隆的《信乌赋》序中写道:“南人喜鹊而恶乌,北人喜乌而恶鹊。”南宋范浚《杂兴诗》中:
鹊噪得欢喜,乌鸣得憎啧。
可见南宋时期,“乌鸦”的象征意义渐次合流为不祥之兆。但是我们通过对宋诗的考察发现,这一民间信仰观念并没有反映在宋代的诗歌创作中。宋代诗人笔下的“乌鸦”意象不仅表达了许多自然物色和生活场景的本真和生动,而且诗中“乌鹊”就是指乌鸦和喜鹊并称。
惊闻庭树鸟乌乐,知我江湖鸿雁归。(黄庭坚《喜年四念八京至》)
晨与乌鹊朝,暮与牛羊夕。(苏轼《和移居二首》其二)
窥巢乌鹊竞,过雨艾蒿光。鸟语催春事,窗明报夕阳。(陈师道《河上》)
对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唐宋文人也多有歌咏。如唐代宋之问《明河篇》中写道:“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诗中的“明河”就是指隔开牛郎与织女的天河,即银河。“乌鹊桥”就是指乌鸦和喜鹊搭成的桥。李商隐在《辛未七夕》诗中写道: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这里的乌鹊就是指乌鸦和喜鹊。而在宋代文人秦观的《鹊桥仙》词中,“乌鹊桥”消失了,变成了“鹊桥”相会: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这首宋词中没有了唐代“乌鹊桥”的说法,而是改成了“鹊桥”。这也从侧面间接地看出,宋代民间牛郎织女传说中,乌鸦信仰的失落,喜鹊逐渐代替乌鸦的正统位置。特别是词中的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誉为七夕诗歌的“绝唱”,成为人们对待爱情的一种较为理性而达观的认识。
随着宋代以后南北文化的合流与民族的大融合,在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中,逐渐地加入了南方人的观念,把乌鸦搭桥换成了喜鹊搭桥,或者是乌鸦和喜鹊在一起共同为牛郎织女渡河搭桥,统称为“乌鹊桥”,可以想见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中文化内涵的丰富复杂。
乌鸦在现代多数人的眼里,都被看作是一种凶鸟,被视为不祥之兆。日常生活中关于“乌鸦”的词语也以贬义居多,如“乌合之众”、“乌鸦嘴”,俗语“天下乌鸦一般黑”,“乌鸦当头过,非灾即祸”等。其实这只是反映了乌鸦民间信仰的近代现状,而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乌鸦的民间信仰都不一样。它经历了从神坛走向衰落,最终与喜鹊一起为牛郎和织女渡河搭成“乌鹊桥”。在七夕节里,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这里的“鹊桥”其实也是“乌鹊桥”的缩写,原是指乌鸦和喜鹊所搭的桥。这种说法虽然是一种历史折中的说法,也使得南北文化在乌鸦民间信仰问题上得到了统一。
我们在这里无意非议现代人对乌鸦的喜好,而是在传统的七夕节日里一起感受民间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再别“鹊桥”的浪漫情怀。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